登录

/

注册

首页 > 亿科前沿 > 文章详情
病从口入?香港城大的科技“安检员”为吃货们保驾护航
李明 2018-10-13
导语

新的传感器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操作,能快速、准确检测出某些食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传感器现已制成原型,制作成本预计较现有检测设施低廉。

当打算吃遍四海美食珍馐的时候,别忘记“病从口入”。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或近十分之一的人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而生病,其中造成42万人死亡。

哎,一边是“危机四伏”的病毒,一边是难以拒绝的美味…不过,“吃货”们注意啦!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一跨学科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崭新方法,能在半小时内快速检测食物的污染物,而且灵敏度高,可检测的浓度甚至低至百万分之0.2。

图:Vellaisamy博士(中)及其研究团队

现在,你的手机就是“安检员”

新的传感器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操作,能快速、准确检测出某些食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传感器现已制成原型,制作成本预计较现有检测设施低廉。

领导该项目的城大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Roy Vellaisamy博士说:“传感器有望应用于政府及商业机构,除了协助政府部门监管食物质素,超级市场等场所也能运用这方法作现场实时检测。”项目名为“海产品化学污染物纳米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及产业化”,已有商业机构对此表示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入选“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并获得国家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诺尔)共拨款2,000万人民币。

不到半小时,就能“验真身”

传感器能检测出的组胺及甲醛,都是海鲜及肉类等食物中常见的污染物。当食物受到细菌污染时,组胺便会产生,因此是食物变质的信号;甲醛则是海鲜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的非法添加剂。

传统检测方法须在实验室进行,耗时约一天。而城大团队研发的传感器优胜之处就在于它轻巧便携,使用手机就可以当场对食物样本进行预先筛选,并在10到25分钟内识别出组胺和甲醛的浓度。

传感器运用手机,能快速检测食物样本

高效灵敏,安检再无“漏网之鱼”

Vellaisamy博士解释:“每项毒素(分析物)都会和特定的受体形成键结反应。新传感器运用载有特定受体的芯片,可测出目标毒素是否存在及其浓度。” 城大研发的传感器灵敏准确,组胺的测试灵敏度可达百万分之100(100百万分率)、甲醛可达百万分之0.2,满足国际监督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标准。项目更配合物联网技术如无线射频辨识(RFID)标签,将食物抽验的结果储存在云端,以便追踪管理。

城大研究团队与英诺尔、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及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技术中心合作进行此项目。项目的背景研究工作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团队其他成员包括城大化学系林汉华教授、高级副研究员杨志忠先生、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博士生Shishir Venkatesh。

现在有了城大的科技“安检员”为我们保驾护航,是不是“吃货”们的福音呢!

(本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微信公众号;)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传感器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李明

博士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客服微信 小编微信
联系方式:252188815@qq.com
联系电话:13581664931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