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探索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评价机制和模式
金陵 2017-05-20
导语

科技工作要真正地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企业,要讲究企业家思维、经营管理思维。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ID:naiscast)原创文章,e科网经授权转载。

摘要:科技、研发和创新既相关又不同,与此相关的评价也因此而不同。创新过程可分为七个典型的环节,每个环节因具有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创新主题,从而需要不同的评价需求和模式。笔者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分为学术创新、企业或产业创新、公共科技创新三个类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评价机制和模式。

最近,技术预测、技术前瞻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正在研究以及准备研发的很多热点。其中,很多研究方向、成果形式是与创新视角关联的,间接也涉及创新的内涵、应该具备的要素、可产生的影响等。现在技术预测越来越难做,不仅同科学范围的扩大、技术快速的进步相关,也同创新所包含的复杂内容、复杂过程相关。

一、联系地看科技、研发、创新的同与不同

在当今的政策话语体系或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活动中,有三个高度相关的词始终交织在一起,这三个词联系密切,而且从一定角度观察还是一体化的,但细分下去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三个词就是科技、研发和创新。“科技”首当其冲,但其中的科学和技术细分起来,内容与范围又不一样;其次,企业或产业界常用“研发”这一词;第三个是现在有些泛化运用的“创新”一词。

公共政策领域使用“科技”一词时,同大学与学会等系统使用这个词的方式还不一样。在大学与学会系统内,讲究按学科分类,但公共政策更多是按领域、行业部门或公共议题来进行政策或管理研究的。关于创新,其要素更复杂,而且还具有多主体相关性,已经把原来的学科、领域等边界都扩大了。所以谈到创新时,我们很难找到边界。放到企业或产业的话语体系中,研发强调以市场目标为导向,以产品攻关为核心,而不是突出学术领域的学科与前沿意识。研发作为创新的核心活动,它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将来产生增值价值为尺度来构建相应的研发体系或创新过程架构。从中可看到,研发或创新一开始就是跨学科、跨界的,开发一个新产品,需要某个领域知识或学科知识,就去研究、寻找或进行相应的积累,并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所以,面向市场的评估活动不需要有学科、领域的约束。现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早已过万亿元,而且还在持续上升,其中约76% 是企业的研发支出,企业的研发活动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活动。广大科研人员、科协会员都在不同的层面参与企业研发或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这就要求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在开展评估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面向创新的行为方式及思维模式都不太一样。

关于创新的定义,大家共识于《奥斯陆手册》。这本手册可指导国家层面的机构进行创新活动的调查、统计以及监测等事项。该手册指出,创新指出现新的或重大改进的产品或工艺,或者新的营销方式,或者在商业实践、工作场所组织或外部关系中出现的新组织方式。定义中提到了创新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或组织创新四个基本型,有企业、国家、全球三个层次。从其定义中可看出,创新是企业的主体行为;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时候,需要学习、最好能具备企业家思维,围绕未来的产品或服务载体来分析和谋划创新。

二、着眼于创新的过程与模式来理解创新的本质

从创新全过程来看,它有几个特征化的环节,如图1 所示。

图1 科技源头创新及主要节点

创新全过程包括创意的生成、概念物化、工程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等至少七个关键环节。概念物化指创意的物理实现,用可控的指标在可控条件下实现则叫工程化。我们常说的中试就是物化到工程化阶段。工程化之后便是商品化阶段,这个阶段的要点是要发生交易,哪怕只有一个付费的用户也叫商品化。创新要发生市场交易行为,市场是创新事物安身立命的所在。商品化持续扩大就是市场化,很多用户进来,市场规模的需求就出现了。市场化必须有产业化支撑,创新产品的扩大,在上游端需要原材料、加工设计,下游端包括配送、物流、服务。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发展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集群。这个过程向国际发展就叫国际化。每个环节都有创新,如产品拓展国外市场的时候,因国内外需求或问题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再开发并建立新的组织架构。

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在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嵌入的可能,带来了丰富的生长点和创新机会。这种变化又导致了整个创新的复杂性、高度的不确定性,它远远高于我们在研发领域或科研领域范围里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带来了蔚为壮观的创新创业模式。

我们过去讲的科研的概念,更多的是在谈及从概念物化到工程化的阶段,这是传统R&D,也称之为房间里的R&D(R&D in house),基本不涉及科研系统外的因素。这样的活动在相对封闭的边界内进行预测和评估也较为容易。当代研发管理把创意生成阶段称之为模糊前端(FFE)。我们现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从创意阶段就开始了,有实力的跨国企业早已在全球范围内以各种手段争夺创意,在互联网空间进行头脑风暴。过去的研发流程多数是从前往后推,但当前很多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模式是从后端开始谋划。以往研发创新过程的这七个环节要进行一个很长的周期,但当今在有的行业这个过程被压缩到很短,比如,苹果公司决定开发iPad、iPhone 的时候,从决策到后端全球同步销售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就是新的创新效率的标杆。但在有的行业,工程化和商品化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刚性周期,如医药开发,其临床实验必须要完成一个固定的周期,但现在一些医药企业也在通过并行化流程,缩短研发周期。

这样的创新速度对我们各方面专家——科研、智库、投资、法律方面专家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企业或产业界这种并行化、平台化的运作和推动能力。如果每个过程都要像过去那样详细地进行评估和论证,能保证有效的创新吗?目前这种创新行为,这种面向并行开发、配套、制造的新的研发到生产的模式,已经在我们的科研和创新领域展开了,有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标杆,引领我们科研行为向这方面发展。如很多国内的企业开始学习或移植苹果公司的模式。所以,关于科技创新的评估机制、评价的标准规范也需要随着创新模式转变。

颠覆性创新对研发、组织与评价问题带来新的挑战。颠覆性创新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产品技术的重大革新所引发的新兴市场,导致产品大规模地更迭或替代。如激光照排对活字印刷技术的全面替代,也有人称之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但是竞争性市场往往还会发生另一类的颠覆性创新,即原来的中小企业,从大企业不愿意涉足的细分市场、边缘市场、新兴市场开始发力切入,利用不对称动机和成本优势,一步一步走向主流市场,最后兼并原有大企业或将其撵下市场领袖位置。只要市场在竞争、竞争在公平发生,颠覆性创新就会存在。过去是中小企业趁着大企业不经意的时候使用如此策略,现在大企业也在使用这种方式,如苹果进入通信产品市场,就超越了诺基亚、摩托罗拉。对于这种创新,我们就很难用原有的模式进行评估。

科技工作要真正地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企业,要讲究企业家思维、经营管理思维。企业家,包括创业者在内的创新者,他们对市场的嗅觉或预期很多时候会引领这个市场往前发展。现在有很多的创新模式,它们通过渠道化、平台化的因素聚焦于四个主题词——跨界、融合、共享和颠覆。面向跨界、融合、共享、颠覆这类主题化的创新趋势要求,我们可提供的评价或咨询服务同我们原来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不知道创新往哪儿走,你怎么去评价它?这是我同企业家、创业者接触时带来的思考。我们也要很好地理解这些发展趋势,同时也能以市场、创业的思维换位考量,这样进行的咨询和交流才能找到共同点,所提供的服务、平台、资源等才能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三、科技评价活动有序开展既要有分类更要有互动

长期以来,在学术创新、企业或产业创新、公共科技方面,我们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每个系统内部有较完整的科研链条和系统化的评估工作,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谈及创新评价,大企业有很多评价机制、内部化激励政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相应科研资源和服务平台。当企业强调创新效率和速度时,为了争取市场机会,它们并不采取每个环节都进行规范评估的模式。很多制造企业都在学习和实施产品集成研发管理(IPD),这一模型是传统研发关口管理模式的升级版,其中强调四个关键环节,并对应四个决策控制点(DCP),每个关键点要找不同的专家针对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将来政府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模式,以便于政府监督职能的实现。创投常常根据企业成长阶段进行创新方面的投资评价,分为A、B、C、D 四个阶段投融资,A 轮是天使投资,基本靠投资人对市场和技术的感觉,他甚至会帮助创业企业寻找相应的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市场总监。越往后的投融资阶段,越来越多的标准化评价方式开始介入;到了后期,要在很大范围形成投资的共识,按照共识的尺度进行评价。因此,在创新创业后期,科技评价较少,金融、财务、管理评价较多。

在一个大型的科研组织中,其科研创新的管理包括5P层次,即Plan(战略规划)层、Program(行动计划)层、Portfolio(项目群组)层、Platform(资源平台)层以及Project(具体项目)层。每个层次对应着不同的内容主题、组织方式、决策模式和管理机制,也需要不同类型的评价模式。我们不仅强调项目执行管理,还要有战略管理、执行计划管理、项目群管理等。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以下能力:有洞察力的决策、执行力的组织、激发力的沟通以及有亲和力的督导。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评价评估活动将越来越多地由社会机构承担。我认为,科技评价活动有序开展,既要有分类更要有互动,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要分类评估、独立评价。要把常规性和专题性的评价分开、建构性与诊疗性的评价分开。

第二,要让学术、公共科技与市场化创新三类活动的评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在互动中共同提高水平,完善机制。

第三,应鼓励多类型科研及创新评价评估自律进行。因为这类活动是群体性的,只有在自律中才能形成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在约定俗成中不断升级相应的制度,最终形成整体的价值标准。

第四,积极借鉴工程类的评价机制。科研评价虽然与工程评价不同,但仍可以借鉴工程评价有益的经验,如工程管理和评价中常用任务分解结构、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等都能用于科研管理和评价。要特别重视并主动分享自下而上的创新形成的评价规范。

第五,评估机构要做好基础工作。这方面我们的能力还不够,做好数据积累、平台积累非常重要。汤森路透之所以在基于事实评价方面做得很好,关键在于有很强的情报积累,这种情报即针对性的信息。评价活动比拼的是数据实力、数据智慧。

第六,要引导科技工作者共同构建良好的评价活动氛围。参与者的自觉自律是任何社会化活动的重要基石,要鼓励那些有责任心、有担当意识的创新者行动起来。同时,科技创新评估评价也需要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纠正,在改革中完善提高,这样才能提高科研创新质量,为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刘琦岩.探索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评价机制和模式[A],见:朱文辉,张利洁,等.首届科协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5[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7-73.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技术预测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